2024年12月4日下午,国重实验室在608会议室举办了“青年学术沙龙”系列讲座,本期主讲人是王志强博士、任德祥博士和赵悦博士,三位青年教师分别作了题为“轮轨接触微观分析”、“地铁钢轨高频段短波长波磨形成机理与对策研究”和“轴承钢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副主任刘鹏飞教授主持了本次沙龙,实验室全体教师参加了交流研讨。

王志强博士从轮轨接触微观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不同切向接触算法在轮轨滚动接触研究中的适用性,详细阐述了轮轨接触微观参量的状态分布和时变特征,并以轨面谐波波磨工况和轨面凹坑工况为例,归纳了钢轨波磨的一般演化机制,进一步聚焦轮轨接触黏滑行为和钢轨波磨工程现象,对相关的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展望。任德祥博士以地铁现场实际波磨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地铁钢轨高频段短波长波磨的形成机制,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动力吸振的减缓措施,通过现场试验与数值仿真揭示了短波长波磨形成机制为轴距内钢轨的弯曲振动,提出了合适的吸振器参数,为减缓短波长波磨现象提供了指导。赵悦博士以轴承钢的滚动接触疲劳失效为研究对象,针对滚动接触表面下的多轴应力状态,建立了基于载荷路径力矩法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通过试验构建了轴箱轴承承载区滚子-滚道间接触载荷谱,实现了外圈滚道最大承载位置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预测,为轴承的运营维护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讲座结束后,王志强博士、任德祥博士、赵悦博士与参会教师就钢轨波磨的控制、高频段短波长波磨的形成机制、轴承的疲劳可靠性分析,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