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上午,悉尼科技大学朱信群教授做客国重实验室“专家大讲堂”,在交通楼608会议室做了题为“Vehicle assisted bridge health monitoring”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实验室李韶华教授主持,20余名学校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朱教授在结构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钢-混组合结构、先进传感与信号处理技术以及基于物理信息的机器学习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主持包括澳大利亚研究委员探索基金等20余个科研项目。担任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会员、澳大利亚结构健康监测委员会执行委员、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工程力学领域健康监测与控制委员会执行委员,《Progress in Engineering Science》执行主编、《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副主编,《Advances in Bridge Engineering》等五本期刊编委。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60余篇,谷歌学术h-index为43,自2020年起入选全球前2%高被引学者,在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力。

报告会上,朱教授首先介绍了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现状,说明了目前制约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是车辆与桥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路面粗糙度等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方法,利用车-桥耦合振动系统的时频特性,开展移动车辆作用下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s)从车-桥耦合振动系统的时变输入数据中提取判别特征,采用混凝土桥梁状态评估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预应力性能对该方法进行了性能评价,进一步研究了噪声水平、车速和传感器位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仅在桥面上使用一个传感器就能精确定位混凝土桥梁的损伤情况,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本次学术报告为与会师生提供了与国际专家深入开展学术交流的机会。多位师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就桥梁结构损伤识别、迁移学习、物理引导的神经网络等问题与朱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朱教授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进行了耐心解答,加深了师生们的认识,开阔了视野和研究思路,激发了浓厚的科研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