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共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轨道交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推动产业化应用,支撑轨交产业高质量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联盟”于4月18日在深圳正式成立。该联盟由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石家庄铁道大学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隧道病险智能感知与控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西安市干空气能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高速载运设施的无损检测监控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南京轨道交通钢轨服役安全研究中心(星火轨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等十几家机构共同发起,旨在促进各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同创新。国重实验室刘鹏飞副主任参加了联盟成员单位授牌仪式。

同期,4月17-19日,举办了“轨道交通产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联盟”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以及2025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学术论坛G50(春季)峰会。本次会议由深圳市轨道交通产业协会特别支持,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地铁、《轨道科技》全媒体共同组织,我校国重实验室刘鹏飞副主任、机械学院王瑞晨教授,国重实验室朱学治、任德祥老师参加了会议。

朱学治老师在学术交流会议上作了题为“轨道车辆噪声问题、控制、挑战”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国重实验室的总体情况,之后就轨道车辆噪声标准与研究问题,从噪声控制体系、整车降噪措施与有效性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轨道车辆噪声控制方法,针对噪声控制难点,和与会学者深入交流了“浮筏型隔振隔声—内装系统的全新一代隔振隔声设计”新理念。

本次会议以“聚力科技融合创新,启航城轨发展新篇章”为主题,特邀了40余位轨道交通领域演讲嘉宾集中展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节能降碳、四网融合等优势技术相互交融,新质生产力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深刻内涵与实际应用,合力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在此过程中新兴理念、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有望形成更多新的解决方案,为“十五五”中国城轨的发展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