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实验室主任杨绍普教授主持的“轨道交通大型工程机械施工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组历时十余年,针对盾构机、架桥机等轨道交通建设的国之重器,开展了大型工程机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感知、安全诊断和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了安全状态失查、失判和失控的三大技术瓶颈。成果应用于数百台架桥机、盾构机施工,在京石、津保等10多条高铁建设和北京、深圳等20多个城市地铁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由实验室岳祖润教授主持的“青藏铁路工程”项目,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青藏铁路施工面临三大世界性技术难题:高原缺氧、多年冻土、环境保护。在20个重大科研项目中,实验室参加6项。主要解决了海拔5000米的风火山隧道施工环境控制,改善了施工条件;提出了永冻土“非对称主动防护”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提高了路基稳定性;建立了无人区长期监控系统,实现了全天候遥控检测。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5年)

京沪高速铁路创造了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线路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世界纪录,代表了中国高速铁路最高技术水平。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中,实验室科研团队提出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桥梁等线下基础设施监测内容和方法,构建了基础设施运用状态全信息监测技术体系和系统构架,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用状态监测和适应性验证提供了技术支撑。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复杂工况的2×450T提梁机和900吨整孔双线箱梁双轮轨式系列提梁机及技术。

由实验室刘金喜教授主持的“电磁固体的变形与断裂”项目,获得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发现点属于电磁固体力学和实验固体力学。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固体变形与断裂实验表征方法与测试手段,获得了一批原创性实验发现。首次提出了电致疲劳裂纹扩展的Paris定量公式,率先揭示了贯穿自然裂纹的铁电材料试件两种电致疲劳失效机制。建立了一个磁致断裂的小范围屈服理论模型,获得含椭圆孔洞或裂纹各向异性电磁弹性材料的Green函数表达式,首次获得了在位观测铁电单晶裂纹尖端畴变形貌及演化过程,建立了一个新的COD电致断裂判据。建立了磁致伸缩材料的基于畴转密度的本构变形模型,原创地提出了一个两次90度翻转的畴变判据。

相关力电磁耦合测试技术方法及科学实验仪器已应用在20余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为其提供了多场耦合复杂环境下物理力学性能测量与评价的科学实验手段。

 

 

第 1 页 共 2 页